作为《红楼梦》的读者,林黛玉和贾宝玉十二三岁就相遇,并且情愫暗生,不会让我们过分吃惊,但 TFBOYS的成员王俊凯的绯闻,却让我们领略到,现实世界里,十四五岁偶像少男的恋情会带给我们怎样的心理震荡。
据说,对方是一个北京的高一女孩,父亲做房地产,“清纯美丽并且家世显赫”。TFBOYS所在公司随即否认传闻,更有趣的是,重庆市公安局网安总队的官方微博“重庆网警”也出来辟谣,认为这纯属“人红是非多”。其实,即便没有官方说辞,我们也会对这则绯闻生疑,因为它太像网文的人物设定了。
绯闻和年龄无关,不论多大多小,只要身在娱乐圈,就必然要在“两个比一个好”的观看定律下,与绯闻沾边。前段时间自杀的“忧欢派对”成员之一欢欢,也曾和“小虎队”的吴奇隆传出绯闻,并引起歌迷不满,回想当年,我们一点没为这绯闻觉得意外,因为,唱片公司为了增加这两个偶像团体的影响力,一直在安排他们同时出镜,出现绯闻是迟早的事。
问题出在,吴奇隆加入“小虎队”时,已经十八岁,而王俊凯作为TFBOYS组合中年龄最大的一位,也不过十五岁,这三岁的差距,大于成人世界里的十岁差距。
不过,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中说,人类的“童年”概念,是随着印刷术出现的,印刷术定义了童年概念,规定了童年的形态,因为有了书本,一个孩子必须集中一段时间来学习,作为成人前的准备,学校则规定了孩子们的作息,让他们穿上校服,以区别于成人。最重要的是,作为孩子,他们的信息接收是有等级的,一些是他们该知道的,一些是他们不该知道的。但电视时代到来后,信息等级制度就溃不成军了,于是,孩子不像孩子,成人也不像成人。只是,尼尔·波兹曼没有活到网络时代,没有看到这个等级的彻底消失。
如果我早一点生孩子,儿女已经有王俊凯或者王源这么大了,两代人之间,该有信息等级,但现实是,TFBOYS和我在同一个微博平台,我关注的人和事,他们同样可以关注,我的粉丝可以粉他们,他们的粉丝也在给我留言。这种情形,同样存在于别的孩子和成人之间。过去,成人可以通过掌管遥控器、锁起书籍来过滤信息,但现在,只要手里有手机,信息完全是无差别获取的。所以,以前的时代,言语老成的孩子很罕见,偶然出现一个,就被当做天才,语录到处流传,而现在的孩子,从落地那天起,就生在一个信息无差别的世界里,电子产品一上手,就能使用得很顺畅。
更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这代人,是从现实世界转移到网络世界的,而他们从一开始,就是生于网络的,孩子一出生,就被家长在网络上各种晒,此后的娱乐、消费,也都依赖于网络。TFBOYS正是这样,他们完全是在网络走红,粉丝对他们翻唱视频的转发,是他们成名的起点,此后的形象扩张、粉丝积累,也都是通过网络完成的。既然,传播方式可以塑造意识,可以定义童年或少年,那么,新的传播方式所塑造的,也应该是新的童年或者少年。
就像malingcat说的,正在发生的,未必是童年的消逝,而是“一种新型的童年”的到来,TFBOYS给我们看到的,就是这种新型的童年,他们让我们产生落伍焦虑的,不是偶像更替带来的娱乐知识断档,而是这种新生活的骤然降临和无差别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