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音乐评论 >

那英《默》音乐和电影:到底谁搭谁的车?

时间:2015-05-08    来源:本站    点击:

那英、晓明帅气“誓言”手势
那英、晓明帅气“誓言”手势。

那些多少年不发新歌的乐坛大佬们,耐得住歌迷们的一再催促,却耐不住电影的勾引与召唤。当一首歌能为一部电影增加成倍的票房号召力的时候,已经被冷落许久的音乐界又看到了一些希望。

去年,王菲和朴树这两位素来以高贵冷艳著称的歌手都在蛰伏多年后发了新单曲,两首歌曲的目的很明显——为了新上映的电影造势宣传。王菲的《匆匆那年》请来了梁翘柏与林夕两大才子量身打造,一时间街头巷尾都飘扬着“如果再见不能红着眼,是否还能红着脸”的旋律。《平凡之路》据说也是韩寒三顾茅庐才邀请朴树出山,让无数文青们为这首歌而醉倒。到了今年,电影市场更加红红火火,在电影上映之前邀请一位大牌歌手定制主题曲已成为标配。电影版《何以笙箫默》就让五年没发新歌的那英重回歌手身份,并促成了她与高晓松二十多年来第一首合作曲目《默》。记得在采访时那英很感慨地说,自己这么多年一直在做导师,许多90后的年轻人见到她后直呼“那英老师”,甚至都不知道她原来是唱歌的。

如此多的大牌歌手都去为电影唱主题曲,这自然引起了一番议论。议论的出发点往往站在音乐与电影两个行业的对比之上,显而易见,音乐的行业现状饱受诟病,而电影正值热钱涌入、票房暴涨的利好时期,近年来能够雄居排行榜、博得媒体大版面报道、在听众中耳熟能详的新歌,大多来源于电影宣传推广的强势助力,音乐傍上电影这个“大佬”,似乎抓住了一棵救命稻草,又重获生机了。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正如我们所知道的,影视主题曲早已不是稀罕物,大牌歌手为影视剧配曲也起码有二三十年的历史了,如今众多一线实力唱将,当初不少也都是凭借影视金曲而为大众知晓的。上世纪80年代是港台影视歌曲最为黄金的年代,那时候电影与音乐有着很高的契合度,许多歌曲传唱至今,电影《搭错车》的插曲《酒干倘卖无》、《一样的月光》、《是否》、《搭错车》甚至被誉为中文流行音乐史最重要的作品,被视为台湾校园民歌时代和现代流行歌曲时代的分水岭。

到了1990年代,中国大陆最红的是电视剧市场,一批唱电视剧主题歌的歌手开始涌现,其中就包括了刘欢、那英、孙楠、毛阿敏。在当时,唱片业尚处于旺盛期,影视剧再火也不能抢走歌手的风头。由于看到了音乐与影视互推的强大力量,当时甚至还出现了一些怪现象。高晓松就透露唱片公司当年为了在台湾推《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强拉硬扯地配在了《包青天》的片尾。“我当时就傻了,这难不成是王朝马汉睡上下铺?”

这样粗放的合作方式,既伤害了音乐,也影响了影视剧,在那一轮热热闹闹的合作期后,电视剧与音乐都陷入了低迷,反倒是曾经奄奄一息的电影业在本世纪初又焕发了生机,成了娱乐业最大的宠儿和话题制造者。电影要宣传,总需要卖点,而矛盾之处在于电影的内容必须在上映前保证一定的隐蔽感,如果都剧透出去了还有谁来看呢?因此用主题曲提前向市场喂料,对观众造势就成了片方的不二法门,诚然,搭上电影这趟快车的音乐都能获得更好的宣传力度和推广平台,但电影又何尝不是搭音乐的车呢?相比以叙事为特征的电影艺术来说,音乐的长处是抒情和制造意境,性格突出,色彩分明,你这部电影卖的是哪种情怀,一首歌出来就全明白了,比连篇累牍的宣传文案强太多。

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匆匆那年》还是《平凡之路》,歌曲的传唱度和好评度都要比电影要好得多,《默》想来也会是如此。音乐人在与电影人的合作中保持着自己对艺术的匠心和品质的坚守,在鱼龙混杂的电影滥觞中,维护着音乐作为艺术的尊严。何况,真正的好音乐,听者是不会太在乎它是什么电影的主题曲。

Tags:那英,音乐,电影,到底,谁搭,谁的,那英,晓明,帅气,誓言,
------分隔线----------------------------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