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明星评论 >

我们希望李心洁怎么做?

时间:2014-05-31    来源:本站    点击:

 网络时代,过去的经验都近乎失效,所有的事都得重新打量。李心洁和导演彭顺结婚四年后,彭顺被媒体拍到在街头牵手年轻女孩,人们都在观望,看他们接下来会怎么做,但事实上,我们将要看到的,不是他们自己会做什么,而是,他们在人们的干扰、劝说、声讨之下会做什么。

刚刚就有前例。文章婚外情,被媒体拍到,引起网络风暴,他发布道歉声明,短时间内被转发一百万次,马伊俐以“且行且珍惜”作为回应,成为网络流行语。他们的反应,招致铺天盖地的诟骂,许多网友认为,马伊琍应该离婚,而不是息事宁人,她对待此事的反应不够激烈,过于懦弱,那个名叫“马伊琍父亲”的微博发布的文章,也将马伊琍推向更难堪的境地。

随后,文章和马伊琍共同现身,一起观看女儿滑冰,人们又认为,这是他们在共同利益驱使下的公关行为,报道称,他们很平静,“仿佛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里面的遗憾、不满,呼之欲出。接下来的两个月,他们时不时出现在新闻里,报道重点都是对他们婚姻的猜测,为什么一个人出行?另一个去哪了?为什么神情疲倦?媒体的态度,其实正是围观者的态度,文章和马伊琍没按照群众定制的剧本行事,人们没有得到自己要的结果。

这大概是成名的代价之一吧:把一个庞大的陪审团引进了自己家。

李心洁和彭顺的感情历程,算是比较顺利。2002年,李心洁主演彭氏兄弟导演的《见鬼》,与彭顺结缘,随后相处八年,于2010年在马来西亚的幸福岛结婚。唯一的曲折是,在结婚前,李心洁对婚姻这件事产生疑惧:“有时候太完美的幸福让人畏惧,畏惧承受失去它的痛苦。如果两个人光是在一起就如此完美,那么,我们真的需要一纸结婚证书吗?”

这疑惧是如此强烈,以至于她要在做出决定前,去印度旅行,三十三天的旅行结束后,她回到家,决定结婚。她甚至把这趟印度之旅,写成了一本名叫《在我说愿意之前》的图文书,文字虽然简单,但她的半信半疑随处可见,书中常常可以看见“疑虑”、“勇气”、“最黑暗的恐惧”这样的字句。所以,李心洁身上,会被贴上一个“为爱勇敢”的标签。

显然,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深思熟虑。她或者他,已经考虑到了婚姻生活有可能出现的不妥,甚至因为这种可能性,产生过恐惧,所以,当这种不妥落实在眼前,当这种恐惧变现,他们也该有应变策略,因为,这早就在婚姻预算之内。如果他们和文章马伊琍夫妻一样,达成默契,选择相安无事,也没什么可追究的。那是他们的自由。

但恐怕,围观者不答应,现实中,凑合的家庭太多,和稀泥的家务事太多,所以,人们格外希望视野中的明星活得干净利落,水清无鱼,希望他们眼里揉不得沙子,动辄断腕而去,以伤痛的姿态存活,并且赢得尊重。

围观者希望得到什么结果呢?去李心洁的微博下看一看就明白了,在她那条跑步的微博下,所有的留言,都主张她赶紧离婚。如果每一条留言,代表一个活生生的人,你我完全可以想象那个场面是何等壮观,黑压压的人群,像张艺谋电影里喊着“大风、大风”的士兵一样,齐声喊着“离婚、离婚”。如果接下来没有出现大反转,而李心洁没有按照人们的意愿行事,毫无疑问,她也会被人们打包痛斥。

这是一个微妙的时刻,不光对李心洁和彭顺、文章和马伊琍是这样,对所有人也是如此,人们在做一件事、在做出决定之前,已经想到了自己的亲朋好友、微博粉丝会怎么想,会得出怎样的投票结果,自己如果对抗这个结果,又会落得如何下场。所有人,比以前更强烈地,活在他人意见的天罗地网里,这个意见之网,正在监控所有人。

李心洁和彭顺接下来会怎么做?真心希望,不管他们做出什么决定,都是他们真正想做的,而不是顺应围观者的意志,哪怕,那意志是何等强烈。

Tags:我们,希望,李心洁,怎么,网络时代,去的,经验,近乎,失效,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