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潜规则,娱乐圈还有潜传统。其中之一是,在某部电影上映前后的宣传期里,坊间总会流出些相涉该片明星的谣言来,然后片方或该明星再予以澄清——经过造谣、辟谣这一轮似乎实质上什么也没有发生的乌龙,该明星和该电影却无中生有地获得了曝光率,就此电影也就免费得到了宣传。此等例子不胜枚举,近期韩寒和王珞丹,及徐静蕾和吴亦凡的绯闻,谁能保证它们与《后会无期》和《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这两部片的宣传无关?
且看除了各种幻觉和口水之外,这两出绯闻甚至都谈不上是证据的证据。
韩寒和王珞丹的绯闻证据是《后会无期》的首映礼上,前者向后者耳语的一张照片。其实,冷静地想一想,耳语除了意味着并未达至足以证明男女暧昧程度的亲昵之外,它还是一种礼貌行为,是在诸如会场、电影院这些不宜喧哗的场所,人与人交流时的一种恰当方式。将其赤裸裸地指向绯闻并无说服力。
另一证据,所谓二人“酒店幽会被拍”也不成其为证据,因为铁证照片或视频仍未见到,而下周一能不能见到谁也说不好。成为热点是因为韩寒对此传闻予以回应,解释说私下跟演员看样片再正常不过,并愈描愈黑地表示这样宣传电影“很Low”。好吧,即便说起来很Low,但事实上不是做得很起劲吗?
继而我又回忆起了前不久韩寒和郭敬明同台零交流的那张照片。对应于“被绯闻”了几年的两人来说,这张照片即便外人看来都觉得尴尬。有必要那么冷漠吗?一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样子。我想,韩寒若非要生造个绯闻来为影片造势的话,与其选择王珞丹,毋宁选择郭敬明。若他不失时机地在公共场合跟郭敬明来个亲密耳语的话,在这个越来越腐的时代,斩获的宣传度势必将大于他借王珞丹得到的,且是双赢——别忘了郭的《小时代3》亦箭在弦上。
徐静蕾和吴亦凡的绯闻证据更为不咸不淡,不过是前者在微博上一句,“怎么能长得这么帅呢,想上传照片但得藏起来”,且不论这句的话正是她在公开吴将主演其执导电影《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的消息同时,顺便说的。咬定一个导演夸奖一位异性演员美丽或英俊即意味着想跟他(她)来一腿——娱乐圈确实是一个挺不羁的圈子,却也没急赤白脸到此等地步。既然能理解大叔对性感少女的色心,又怎么能责怪大妈对小鲜肉的口水呢?这是人之常情,况且娱乐圈最近几年来确实挺流行的,而徐静蕾正是先行者。吴亦凡比她小16岁,而黄立行比她小14岁。
有时,谣言制造得过于忘我,过于逼真的话,极可能就会成为事实。徐静蕾和黄立行即为一例。徐静蕾几乎每拍一片就会传条绯闻出来,据此,你既可认为她对用绯闻来炒作电影这一手乐此不疲,也可以猜测她确实在生活中是一个多情的人。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很多谣言传得传得就变成真的了,很多绯闻炒着炒着那俩竟就结婚了。极有可能,那对绯闻男女本是将之作为剧本来演,旨在为电影多卖几张票,却不料演得演得竟陷入无法自拔的境地。这一现象并不罕见——可以查一下,嫁入豪门或结缘圈外的明星还是少数,而双方都是明星的情侣或夫妻,他们的相识相恋多是在片场,其月老多为一部戏。
这其实再正常不过,明星的生活并不像他们在戏中表演得那么丰富,他们既不会穿越去邂逅王子,也不会魂断蓝桥,他们只能在其主要工作的场地——片场去结识并了解其可能的配偶。
所以,为了票房而炒作的明星恋情,在有些情况下又并非谣传。最好的例子是1995年,安吉丽娜·朱莉和布拉德·皮特在《史密斯夫妇》中假戏真做,他们也不忌讳,任凭当时《名利场》为他俩拍了半本杂志厚的示爱大片。《史密斯夫妇》从中得到的莫大宣传效应自不必说,连这部戏本身的含义都因之改变了。
还有刚上映不久的《超凡蜘蛛侠》的男女主角安德鲁·加菲尔德和艾玛·斯通,这对小情侣完全不避狗仔队拍他俩当众亲热的照片,但也从未公布恋情,直至该片的记者会上,艾玛·斯通对二人是否情侣的回答是:“我俩确实睡在一间卧室里。”
另外,还有些明星恋情可惜地被浪费掉了。如最近传出婚讯的汤唯和金泰勇,为他俩牵红线的无疑是金导汤演的那部《晚秋》,不知当时两人是否有点意思尚未挑明,还是觉得这种宣传方法不厚道,总之,身为红娘的《晚秋》没有从他俩的恋情中捞到任何好处,这多么令人遗憾。
无论怎么说,不管片场内外,明星们相恋相爱并修成正果不但正大光明,也值得祝福,即便用来炒作电影也不算太过分;令人无法消受的是那些一看就是造假的绯闻,我怀疑这些绯闻中的一些是宣传方未征得明星的同意而私下搞出来的(反正明星也无力追根溯源),再逼着明星出面辟谣。经过这些真假绯闻的反复磨炼,大众早已火眼金睛,已可八九不离十地判断出孰真孰假——基于此,请以后在造绯闻时提升点质量,提高些演技,否则极可能偷鸡不成蚀把米,片还没上,已被人骂得一头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