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金刚4:绝地重生》周末上映,瞬间成为暑期唯一可以抗衡世界杯的娱乐项目。在中国内地,上映四天票房超过七亿,堪称中国电影院线有史以来之最,其连破纪录的速度已经让人无暇统计,反正各种传奇正被这么一个被事先张扬地植入了无数“中国元素”的好莱坞大片创造着。
破纪录、成为话题、引发争议、突破尺度、疯狂植入等等,围绕着《变4》展开的这些讨论都不意外,唯一让人感到惊出一身冷汗的是,竟然有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并蔓延在各种观影感受中。
强大的超40分钟中国多地取景,北京、广州、香港,以及这些城市的地标性建筑,一一被《变4》收入镜头中;大大小小超过20个的带有中文logo的产品,像狗皮膏药般地充斥在各种场面里;最值得一说的就是中国明星这次大举入侵好莱坞大片了,跟以往的范冰冰、周迅等以打酱油为主的客串式参演不同,这次李冰冰可是响当当的主演之一,女二号等辉煌身份,已经令其在多次采访中自信地称“我的电影《变形金刚4:绝地重生》”了。
拍摄地、品牌、明星,三大中国符号性的元素加入,是那种“民族自豪感”诞生的理由。但事实上,这种植入只是契合了美国商业所一直秉承的价值观和信条,即,商业利益的最大化,而非我们一厢情愿想象的什么“软实力输出”,要输出也是输出的“这里人傻钱多”这么一个理念,仿佛是一个好客的大妈展开双臂在欢迎食客们快来免费且还送大礼地方式尝尝她新烤出来的蛋糕。
但实际上,出于商业考量,品牌植入,甚至令剧情不得不发生在生硬的异国,以便让更多的产品可以合理地出现,这并非什么没节操无底限的事。利润的最大化,正是《变4》这种商业大片的最直接追求。
在冯小刚的电影《大腕》中曾经讽刺过电影中的广告植入,但对片中葛优扮演的“植入商”来说,这些植入还需要一个巧妙和技术,以便让花钱买了票的观众看了不觉得唐突和恶心,让付了费的广告商看了觉得合适恰当。但在这次的《变4》中,编导制片人的节操谈不上沦丧,但确实显得新意不足且还粗糙生硬。
美国人在美国用带有建行logo的银行卡,可以让人一笑了之,“剑南春”三个字毫无剧情感地成为背景,也可以说成是平庸的植入,但你让斯坦利·图齐扮演的KSI总裁好不容易跑到楼顶天台,先是唐突地出现一个正在运转的冰箱,然后他还能打开从里面拽出一盒舒化奶,并端坐在天台上开始舒舒服服地猛吸它,这种与剧情堪称分崩离析式的植入,已经可以让观众出离愤怒了。
还有蛋白粉、矿泉水、显示器、电脑、男装,甚至周黑鸭这种小吃,不但令《变4》产生了跟《大腕》中著名导演葬礼上品牌植入时产生的荒诞感相似的氛围,也让这部在北美同期公映的年度焦点好莱坞大片,彻底地成为了一块中国商家的试验田。那些与其说这是中国商家看到广告效应后的一哄而上,不如说是我们的经济实力确实已经可以令美国强势商业产品屈尊。
善意地来看,这种表象为屈尊的商业合作模式尚不成熟,只能称之为打了个前战。而这一模式的成功无疑会为未来更多的好莱坞大片形成吸引力和引发模仿趋势,合作或者是商业价值开发,也应该有更令几方满意的方式。
虽跟“民族自豪感”这种虚妄的情绪无关,但也没多少人会觉得大量中国元素植入电影,就是一种侮辱或者被强者盛气凌人地占了便宜,前提还是我们具备了商业吸引力和财大气粗,这种硬实力是提升未来软实力的基础。
比如说在不远的未来,张艺谋在好莱坞执导电影时,在以欧美观众为主的商业品中植入真正的中国元素、东方符号,或者我们相当自信之后干脆就邀请奥利弗·斯通来拍一拍我们的历史,展现给全世界看,那时,我们也算是尝到了所谓商业文明、有效合作之后的真正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