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是迈克尔·杰克逊五周年忌日。五年了,人们似乎仍未切实地认定他已死去这个事实。上个月美国公告牌音乐大奖的颁奖礼上,制作方借全息影像技术令他活生生地出现在舞台上,跟真实的舞蹈演员一起走太空步的场面,与其说是他基于技术层面的“复活”,毋宁说是对“他从未死去”这一公众潜意识的声明。他去世之后迄今陆续出版的两张“全新”大碟,也为他仍然在这世上某处活着的假象做出补充。
人们对他的热爱和想念自然是导致这种错觉的首要原因,另外,他的死本身与众不同。整个流行音乐史上,达到与他差不多地位且死于青壮年的超级明星屈指可数,而他们的死亡大致可分为两种。
一种如约翰·列侬的被刺或柯特·科本的自杀,基于强烈的戏剧性和政治、文化、人性上的诸多寓意,他们的死成为具备深刻历史意义的事件。另一种则如死于艾滋的弗雷迪·默丘里(英国皇后乐队主唱)或死于神经性厌食症的卡伦·卡朋特,他们的死不能具备戏剧性,追随者们在其死前不仅“默许”了他们患病的原因,并做好了他们因此而死的准备,所以,他们的死除了有礼有节的纪念之外什么也没有激起,没有惊诧和痛不欲生,也没有基于死本身的狂热崇拜。
杰克逊的死却跟上述两种都不太一样。他当然算突然死亡,且在正如火如荼地筹备复出演出之际,这种戏剧性却被冗长、繁杂,迄今仍模糊不清的死因调查而抵消。在某种程度上,大众或许这么认为,一个伟大、璀璨的人物也应配一个伟大、璀璨的死亡,至少也应如默丘里或卡朋特般,配一个庄严的、有备而来的死亡,据此来说,杰克逊几乎有些玩笑意味的意外死亡显然配不上这么一个伟大人物。
那么,不如将目光投向他生前业已完成的伟大之上。他绝非仅是一个出色的歌手,他同时还是一个出色的舞蹈家、表演者、词曲作家、音乐制作人和MV创意制造者……正是这些品质集合在一起,再佐以那个唱片业和以电视为主的传媒(MTV)飞速发展的时代,他才能够把所有的造化集于一身,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超级巨星。
所以,仅将杰克逊视为一名歌手实在是对他的一种轻视,从这个角度来说,是否承认在他死后出版的那两张专辑《Michael》(2010)和《Xscape》(2014),确实是一个值得认真对待的问题。
一张专辑的出炉是集合了词曲创作、编曲配器、演唱演奏、录音混音等后期制作,以及产品外观设计等等元素在内的综合结果,那么,若一张专辑是以某个明星为名义出版的,这些综合工作就需要尊重他个人的意见,这是唱片业对艺术家(以及乐迷)在道义上的一种的义务。杰克逊在生前对录音室作品非常挑剔,事无巨细都要过问且反复推敲,从词曲创作、乐手选配到混音制作,再到专辑封面设计和命名都亲力亲为,即,他只承认严格历经上述程序的作品才是自己的。由此,我坚持认为这两张拿杰克逊未完成,未公开承认和发表的半成品横加后期,并以其之名出版的唱片,是对音乐家本人的不敬,是唱片行业昧心骗钱之举。
与他生前作品比较后,这两张唱片很容易听出其粗糙含混、不伦不类的一面,杰克逊若活着一定不会同意它们的出版,也不会将之视为对自己的纪念。《Xscape》尽管在所谓8首未发表作品的制作版本之外附上了原始版本,但也是未经杰克逊同意的半成品。且问哪位作家原意出版自己的草稿呢?
死者已矣,让我们撇开所有关于他的争议和谣传,仅回归到他的音乐和表演上。跟比莉·哈乐黛、伊迪丝·琵雅芙、猫王、披头士乃至麦当娜等主流音乐世界的巨星一样,除了不断更新、创造着主流审美之外,他们都有着旁人难以模仿,且足以吸引公众的独特魅力,这与故作姿态或市场造星术无关,而是天赋,它可能是独特的嗓音音色,可能是旋律上取之不竭的创造力,也可能是悲惨生活为其腔调里注入的某种悲意。
对杰克逊来说,他的特点是将黑人与生俱来的节奏感,充分且别具一格地混淆进他的演唱和舞蹈中去。他演唱时习惯于在断句时刻意发出一般会被吞掉和藏起来的闭气及唤气声,即便旋律缓慢的歌曲,他也会运用那些凸显紧张和压抑感的嗯嗯呀呀之声来勾勒节奏感,并营造出一种奇特的真挚感来。不少人学这种唱法,但都显得造作不堪。而因他而闻名的太空步和机器人舞,几乎用视觉取代了鼓点,一定程度上,他发明了在舞台和MV中制造视觉节奏的立体模式。
杰克逊的音乐和举止中总饱含着一股毫不作假的天真之气,也由此,当他歌唱真善美时,即便与现今那些故作真诚的歌唱假恶丑的明星相比,也显得真诚得多。这是令其后继无人的另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