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明星评论 >

一首歌捧红一部电影,谁成全了谁?

时间:2014-07-23    来源:本站    点击:

 一部电影捧红一首歌,或一首歌令一部电影更为深入人心,这种电影与其配乐(尤其是主题曲)间的相辅相成贯穿了整个电影史和流行音乐史。近来如《平凡之路》-《后会无期》,《小苹果》-《老男孩》,《想唱就唱》(大张伟版)-《我就是我》,乃至自《小时代1》就开始红到现在的《时间煮雨》,更加深了人们的这种印象。

可惜以上四例均为纯粹的市场案例,也就只好从这个角度来说。随着音乐工业的散架,部分电影出品方虽然还是会出原声唱片,但后者已很难卖到钱。靠电影去赚原声音乐的钱已不可行。以前像不少根本不喜欢动画片的乐迷,却收全久石让所有为宫崎骏配乐唱片这种事,已经不再可能发生。用电影来吆喝音乐已无商业意义,但反过来,因电影市场的红火,用音乐来吆喝电影却没有问题。《小苹果》对《老男孩》的推动即为适例。

借音乐来宣传音乐之外的东西,是随着音乐传播技术的不断进步,近百年来惯用的一种方式。而他们借音乐来宣传的模式皆为一种,即重复。这重复又可分为两种:一是音乐本身在编曲上的重复(一段旋律或歌词的反复);二是令这首歌在人们的客观生活里重复(公车上,超市里,它随时都会响起)。这两种重复中的任何一种,都可以摆脱其艺术层面的判断,改而从生理层面造成人的依赖感。当然,两者若能叠加到一起,宣传效果肯定更好。《小苹果》正是如此。

旋律及编曲上《小苹果》即为简单粗糙的重复。这重复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旋律总似乎在哪里听过却又难以肯定——它正是借这种对你记忆和潜意识里某些滥俗旋律或节奏的重复来强行地地虏获你的注意力。并且,它水银泻地式的播放率和播放空间,竟令那些听巴赫的高雅乐迷也会不经意间哼出它来。

有一些在音乐本身上一塌糊涂,且不像《小苹果》般令人过耳不忘的歌曲恰因借影视剧得到了不断被重复的机会,从而成为热门。你一定要相信,若不是因为《老男孩》的上映,《小苹果》是不会获得那么集中猛烈的推广的。而无比难听的《你是风儿我是沙》若没有《还珠格格》轰炸式的反复播映,也不会在K厅获得那么高的点播率。

不管再难听的歌,多听一遍,就会好听一点。这是音乐与人的生理反应乃至审美系统订制的一项神秘的契约。因为听得太多,你会对某首歌曲丧失艺术上的判断力,而仅剩下某种神秘的“感情”。

随着被重复次数的不断增加,一些歌曲在艺术上的价值将完全被别的价值所替代。如《想唱就唱》。作为2013年快乐男声的纪录片《我就是我》的主题曲,大张伟版的《想唱就唱》或是这首歌一切版本里最好的一种,但这并不是它走红的第一原因——人们的审美已被这首歌本身的重复度所左右了。

说到底还是文化工业,还是买卖,还是利益唆使。韩寒的《后会无期》并不比《小时代》不商业,因为他把前者放下的理想主义和文艺举起来当幌子。如其主题曲《平凡之路》,它是朴树自去年宣布复出以来第一首公布的原创歌曲。朴树是当今坊间获得发言权的70后至80后一代文艺中年们不可磨灭的青春记忆,他们仅就此歌发布的言论已可令电影获得足够的宣传——此事事实已予以证明。更不用提周迅的转发此歌导致的一片唏嘘。

摆脱开商业利害来看,一首歌即便是作为某部电影的主题曲来创作的,它脱离了那部电影后依旧可以成立,且在艺术完整性上完全不受影响;而电影脱离了那首歌虽也健在,却一定会遭受损失。你可以想象没有《友谊地久天长》的《魂断蓝桥》,没有的尼诺·罗塔的费里尼和《教父》,或没有《男儿当自强》的《黄飞鸿》吗?

音乐之所以被誉为所有艺术方式中最高级的,我想,至少有个原因是它在操作上的便易直接,如歌张口就来,它可以同样便易直接地对人们造成影响,留下印象。电影则不然,从便易直接的角度来看,它极端地站在了音乐的对立面,即使在用手机看电影的今天,电影还是没办法对人们造成音乐般同样深刻、持久的影响。这一点既解释了用音乐来宣传电影的逻辑,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电影消逝了,它的配乐和主题歌却仍旧耳熟能详。

 更多资讯来源:生活江苏、江苏新闻、江苏新闻网、江苏最新新闻

Tags:一首,歌捧,一部,电影,成全,一部,电影,捧红,一首,歌令,
------分隔线----------------------------